第104章 一百零四_明朝小官人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104章 一百零四

第(3/3)页

品相好的促织,价格有时候能炒到千两之多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瞻基是个明君,难得在朝堂之外有个私人爱好。虽然因为他的这项爱好,讨好他的江南官员无所不用其极,逼迫得无数人家为供养促织而家破人亡,酿成不少悲剧,但是那并非出自朱瞻基本人意愿。而且和后来宠幸魏忠贤、沉迷做木匠活的明熹宗比起来,朱瞻基的这点瑕疵不算什么,至少他做到在其位,谋其政,把政务处理得有条不紊,让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,他在位期间,天下太平,政治清明。

        既然知道朱瞻基的喜好虽然有劳民伤财之嫌,但不至于动摇社会根基,而且只要处理得好,说不定还能免去不少灾祸,李绮节当然不能错过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什么赵王、汉王蠢蠢欲动,皇后和孙氏的后宫纷争,和平头老百姓没有关系,轮不到她去关心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朱瞻基好像也不是个长命皇帝。

        李绮节放下竹管笔,掰着指头数来数去,等到朱瞻基驾崩的时候,自己多少岁?嗯,假如自己有子孙后代的话,一定不能让他们进京,土木堡之变前前后后不知道死了多少忠臣大将,老朱家奇葩太多,还是离政治中心远一点比较安全。

        孙天佑从外边回来,掸掸衣袖,懊恼道:“连船都备好了,偏生遇上这事!”

        早在去年,孙天佑就计划好要带李绮节去应天府走一遭,原本打算春暖花开时南下最好,一路花红柳绿,诗情画意,在如徐徐展开的画卷般优美婉约的景致中顺江而下,何等快活肆意?

        船外江水悠悠,风景如画,船内夫妻独对,活/色/生/香,光是想象那时候的种种甜蜜,孙天佑就忍不住偷笑。

        谁曾想开春后接连暴雨,江水暴涨,南下的行程被迫取消。

        失望之余,他没有放弃南下的计划,干脆把启程日期推后几个月,看不了阳春三月的南直隶,那就趁着秋风送爽时去杭州府看潮好了,钱塘潮壮美震撼,天下闻名,去观潮也不错。

        然后顺路去逛逛太湖,尝尝东坡肉,到栖霞寺上柱香,隆冬时节去西湖看雪景,等到来年赏完江南春景,再启程返家。

        文书已经办妥,行李铺盖也备齐了。然而丧钟一响,安排好的旅程又得泡汤。

        先帝驾崩,新皇刚刚坐上皇位,值此敏感关头,想过安稳日子的,只有一个选择,待在家中,安心服丧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种时候,只有那些舍不得钱财利益的商人还敢冒着风险远行。

        孙天佑知道轻重,而且又不缺钱钞,当然不会执意南下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定好的计划一再推迟,他还是郁闷不已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应天府又没长腿,只要有空闲,随时能去,不必急在一时。”李绮节为孙天佑摘下帽子,看他衣袍上有几道灰迹,长眉微微一扬,“谁家这么孝顺?丧钟刚响,就开始摆祭台、烧纸钱?”

        孙天佑皱眉,扫去肩头灰尘,“从金家路过的时候沾上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绮节盯着跌落在地的尘灰痕迹,若有所思。

        金蔷薇果然古怪。

        不管朱棣生前有多看不上皇太子,永乐二十二年九月,皇太子朱高炽在大臣们的拥护下,顺利登基,改元洪熙。

        据说先帝早在多日前已经去世,英国公和内阁大臣担心赵王、汉王趁机兴兵作乱,选择秘不发丧,偷偷将军中漆器融成一口棺材,将先帝尸身放入其中,藏在马车内,一路照常向先帝问安请奏,直到安全抵达顺天府城门外,才宣布先帝驾崩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此时皇太子早已经接到密报,做好登基准备,没有给赵王和汉王可趁之机。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炽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赦免建文帝旧臣,平反冤案,大赦天下。

        皇帝是个仁慈之君,天下百姓无不欢欣,尤其是读书人,更是争相传颂朱高炽的英明宽大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皇帝对赵王和汉王的宽容,给刚刚完成政权过渡的朝堂埋下隐患。

        二十二年八月时,朱高炽暗中任命心腹宦官王贵通为南京守备,当时这一任命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,因为皇帝将自己信任的宦官派到南都镇守,是前朝旧例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洪熙元年的一道指令,令天下哗然。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炽命皇太子朱瞻基去往南京,统领迁都事宜,预备将都城迁回南京。

        迁都的旨意传到瑶江县,孙天佑心有余悸,笑对李绮节道:“幸好咱们没走成。”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msvvu.cc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<